2月27日中午12点,武汉街头,一名女青年不慎摔倒,脖子卡在公交车站∏旁的护栏上,不幸身亡。记者从武汉市交管部门了解到,这种护栏因在北京首先使用又被称为“京式护栏”,而“京式护栏”的生产尚无全国统一标准。“卡脖子”的护栏属于合格产品。(3月1日《楚天都市报》)
从常识看,这应当说〓是一件让人难以置信的事。谁能想到寻常的街头护栏,居然蕴藏着如此大的安全风险?然而,更让人意外的是,如此离奇的安全事件,近几年已经在全国各地发生多起。如果说只是个案还可以当做意外来看,那么,当悲剧一再重复,显然就不能只用意外和偶然来审视了。
住建部于2011年8月通过的《住宅设计规范》中,明确规定阳台护栏间距应该在11厘米以内。但在相关的《公路护栏设置规范》中,目前全国仍缺乏统一标准,现行生产企业的制作标准多是约定俗成的结果。比如,这次出事的护栏,就属于合格产品。
明明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护栏,却是合格产品,这比“问题产品”可能带来的危害更严重。因为,这是源」头标准出现了问题,意味着几乎所有护栏都存在安全风险。那么,面对类似悲剧的一再发生,无论是地方还是行业部门,都有必要对道路护栏的生产标准进行安全审查,该纠正的纠正,该补缺的补缺,如此才能从源头将安全风险降到最低。而遗憾的是,在多起安全事件发生后,相关标准仍未统一。
而跳出“夺命护栏”来看,此类事件也应该让社会对城市公共设施的精细化管理有更多关注和重视。城市公共管理的安全性与人性化,或许是一个宏大的命题,但落脚到现实,却无不体现在细节之中。都说细节是魔鬼,好的城市管理细节应该是能够让人体验到人性化,至少是能够让人最大程度远离危险。而粗放的细※节管理,在制造不便的同时,其实也放大了城市生活的风险。
很多公共设施⊙的细节,在大多数情况下,可能容易被忽视,甚至显得可有可无,然而,一旦出事,对个体而言却可能是无法逆转的风险。说到底,这也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对于“面子”和“里子”问题处理失当的一个的重要表现。就硬件而言,我们的城市发展水平有目共睹,但在软件水平上,包括城市公共设施设置和管理的人性化、安全性、精确性方面,无疑仍有较长的路要走。“夺命护栏”的一再出现,就是一种微观而直接的提醒,它不应该再被无视。
新途护栏厂有观点:目前很多城市在用的京式护栏、型钢护栏。在造型设计、加工工艺上确实存在很大的漏洞,会对交通事故造成二次伤害。希望更多城市的相关部门参考下香港和深圳的城市市政护栏。对于护栏的选用,一定要以安全为第一要素。即使是护栏造价成本高一些,但是相比有缺陷的不安全护栏,所造成的损失和伤害,还是绝对超值的。希望港式护栏,深标护栏在全国范围内都推广开来。
以上新闻新途护栏转载于网上,若有侵权,请联系新途护栏厂删除。
新途护栏主营以下市政护栏产品: 1港式一型路侧护栏、2甲型路侧护栏、3深标二型路中护栏、4深标三型中央隔离护栏、5京式隔离护栏、6路中护栏配套底座、7玻璃钢防撞桶
联系方式:陈经理18925228122 (微信同号),邮箱:199133122@qq.com